三、檢討.省思與建議
(一)本校口腔複檢矯治率在36.25%-38.62%之間,愈高年級愈低,尤其是五、六年級,低年級口腔複檢矯治率在13.27%-21.24%之間,老師之叮嚀,低年級小朋友也較能落實口腔保健於日常生活中,相對的家長帶至就醫比率較高。
(二)矯治率偏低可能的原因:
(1)一般家長常認為乳牙對小孩沒什麼影響,反正將來會換成恆牙。
(2)家長沒時間,且認為不須要。
(3)有家長表示因為牙醫師認為幼童蛀牙太小或太輕尚不須治療。
(4)部份單親家庭父或母一方忙碌,無太多時間照顧孩童。
(5)社經地位的影響。
(6)家長及學童的認知程度。
(7)同學已經接受口腔複檢及治療,但忘記交回條。以五、六年級最明顯。班導師未追蹤同學的矯治結果。
(三)省思
(1)本校學童齲齒盛行率及齲齒顆數都低於台灣地區口腔保健衛生指標及WHO的統計數值,顯示本校學童對於口腔衛生保健都有很好的認知、落實餐後潔牙並持續執行。
(2)經與本校駐校牙醫師討論,其臨床顯示外國兒童的齲齒率不亞於國內兒童,其與父母對口腔認知、行為、態度有待進一步研究。
(3)改變家長口腔衛生觀念,一般家長常認為乳牙對小孩沒有什麼影響,反正將來會換成恆牙。但乳齒是恆齒萌出的空間引導,因很多人乳齒蛀牙不去注意,殊不知乳臼齒對於七歲學童擔任很重要的功能性咀嚼齒,不僅如此,他們更須待九歲以後才會逐漸脫落而由恆齒取代,這些擔任咀嚼重要功能的牙齒若因早期齲蝕脫落,可能造成恆齒空間喪失、咬合不正。而產生擁擠、凌亂、暴牙等問題,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消化不良導致營養失衡等後遺症。
(四)改進
(1)確實執行學生含氟漱口水計畫之實施,在學期中指導學童使用含氟漱口水,使用方法:採高濃度0.2%N a F2的漱口水,於每週使用一次,每次10CC,指導學童含氟水漱口一分鐘,漱口後30分鐘內不可以喝水吃東西。
(2)各班導師指導並輔導學童攜帶牙刷、牙膏等潔牙工具到校。
(3)加強口腔保健預防及口腔食品營養之海報宣導。
(4)推動班級衛生股長負責催收矯治回條,減少忘記繳回條的機率。
(5)健康中心於學期結束前二週,指派健康中心小天使運用下課時間到各班收取口腔矯治回條。
(6)健康中心於學期結束前一月前,通知各班導師,請各班導師協助追蹤學童口腔複檢結果。 |